药物弹性试验正在路上传统模式变革的一种积极尝试
时至今日,传统模式中新药开发的低效率产出依然是困扰制药界的一大难题。2016年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就职后表示将对其自认为冗长繁琐的新药上市流程进行改革,诸多'表示'包括了简化流程、优化药品审批程序以及未来甚至撤销75%-80%的FDA法规条款,另外缩减新药临床试验的时间也很可能会成为这位新总统对FDA进行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姑且不论这些拟改革内容的可行性,近年来新药研发领域的高投入、高风险、低产出状况的确也促使了制药行业内部对整个新药开发链条的重新思考与重新探索,以降低药物开发风险、提高新药产出效率为主要目标的尝试一直在进行中。作为耗费了整个新药开发时间以及资金投入几乎高达70%的临床试验阶段,自然是被制药界列为了寻求主动性变革的重要领域。
固定设计的试验模式与新药开发的矛盾
传统的药物临床试验通常采用固定设计的模式,即在研究开始之前首先将研究方案进行确定性的设计,在研究进行的过程中一般不允许对预先设定的方案进行适时地调整。这种早期建立起来的模式适应了现代制药工业发展早期的生态,然而实际上新药的开发是一个动态性的过程,实时性数据或者阶段性结果本身就是对试验进行情况的一种直接性反馈,忽略掉新获取的信息、倔强遵循固定方案的路径显然是不明智的。新药开发的临床试验作为一种存在高度不确定性的复杂性探索活动,动态性、随机性的改变或调整是一种潜在的要求,而传统的固定模式的临床试验是无法解决这一问题的。
弹性试验代表着一种新的方向
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了适应性随机化和序贯试验设计的相关研究,随后在此基础之上,药物临床试验的适应性设计概念产生了。所谓的适应性设计其主要目的是获取当前条件下的最大化的临床试验收益,在方式上强调根据已经积累的信息,动态调整试验的规则。当然,所有这些改变或者调整都必须是以保证药物临床试验的有效性、科学性以及完整性为前提的,否则药物临床试验就会失去应有的意义。
从实际的操作层面来讲,如果当目前的临床试验状况显示实际情况与预期的试验存在较大的偏差时,那么试验的实施者就有必要对试验主动进行调整。当这种偏差越大时,我们就越是有必要对当前的试验设计进行修改,这样才有可能基于现有条件获取最大的收益。
适应性试验设计的突出性优势在于试验本身具备了弹性,这种弹性使得基于已获得数据的理性调整与改变成为了可能。从理论上来讲,适应性试验设计较传统固定模式的临床试验方式具有显著性的优势,目前适应性试验设计面临着自身理论研究水平、监管以及伦理等诸多方面的挑战。
值得说明的是,这种可动态调整的适应性试验设计带来的直接性问题就是临床试验复杂程度的增加,这其中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临床试验的供应链环节。灵活性改变的变化对临床供应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简单的场景比如这些试验设计可以在试验期间根据患者的实际反馈改变相应的药物剂量,这就需要有新的技术或工作方式来实现这种随机化的改变。因此,配套供应链运行的效率必须足够高效和具有预见性,比如对药品包装以及标签等进行预先的规划就显得非常重要。
适应性试验设计领域的标志性事件就是2010年FDA发布了可以用于药物和生物制剂适应性设计临床试验的指导文件。根据塔夫茨药物开发中心的数据,旨在缩短临床开发时间、降低新药开发成本并且最终提高新药产出效率,制药公司将加速采用适应性临床试验设计的尝试。尽管目前这种试验设计还很不完善,实际的应用还受到诸多的限制,但是作为一种具有实际价值的尝试,适应性临床试验设计代表了未来的一种方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