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
EN
  • 业务咨询

    中国:

    Email: marketing@medicilon.com.cn

    业务咨询专线:400-780-8018

    (仅限服务咨询,其他事宜请拨打川沙总部电话)

    川沙总部电话: +86 (21) 5859-1500

    海外:

    +1(781)535-1428(U.S.)

    0044 7790 816 954 (Europe)

    Email:marketing@medicilon.com

在线留言×
点击切换
News information
新闻资讯

BE有价无市,临床质量参差待破

2016-06-08
|
访问量:

5月31日,CFDA发布公告:为推进食品药品行政受理改革工作,提高受理质量和服务效率,CFDA对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认证和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施行电子申请受理。在大幅简化受理程序的同时,公告还明确指出,审批无数量限制。
业内人士猜测,这一鼓励申报的措施是否意味着后续临床试验资源有可能进一步放开?目前,药物临床试验资源短缺问题突出,尤其是在近期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落地,短期内涌出大量BE试验需求的情况下,供需矛盾进一步凸显。

BE试验要求高风险大

5月26日,CFDA印发的《关于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有关事项的公告(2016年第106号)》列出了2018年底前须完成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品种目录。目录涉及基本药物品种289个,涉及需要进行一致性评价的药品批准文号19797个。
“即使2/3的文号放弃,排除少数可以豁免BE的品种,剩下的需要在2018年底前完成生物等效性试验的品种仍然是一个庞大的数目。”业内人士说,“何况同期可能还要进行不少新分类3类药物注册所需的生物等效性试验。”
广州驭时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统计了2011-2016年5月CDE登记的临床试验发现:期间共有73家临床研究机构登记有424项BE试验,其中登记10项以上的临床试验机构共有15家,它们承接的BE项目占登记总数的59%。
该公司总经理张声鹏指出:“截至2016年1月,全国只有53家机构表示可承接BE/I期试验项目。但具体各家机构是否承接项目,接谁家的项目,接什么项目,按什么价格接,还需与相关机构直接沟通。”
“2012年第一批15个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启动时,产品的体外溶出度曲线如果不符合,需要做BE试验,基本上30万~50万元包过,今年报价已经达到了300万~600万元,还有价无市。”业内人士告诉《医药经济报》记者,“大临床方面,一个3类新药的试验费用也涨到了700万元以上。”
“价格飞涨,能力未知,结果无法判断。”安徽万邦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陶春蕾这样评价目前的临床机构和CRO。
据了解,在去年的722自查核查中,1622个品种80%的撤回率,BE试验是重灾区。今后严查临床试验数据将成为常态,监管部门对试验造假者的惩罚力度也在加大,所以尽管BE价格已经翻了数倍,但临床试验基地、CRO等签订合同也很谨慎。
“我不做临床试验,我还是医生,但如果我承接了药物临床项目,就意味着要承担风险。”一位临床研究者坦承,同样要承担风险,做创新药项目可以申请到更多支持,但BE项目要求高、风险大,机构和研究者的收益却不大。

放开认证就能解决问题?

有企业人士建议放开临床资源,改当前的认证为备案制度,允许非GCP认证但具备条件的机构开展BE试验。但也有观点认为,放开临床资源是个伪命题。
我国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发展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从2004年开始,原SFDA和原卫生部共同颁布《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办法(试行)》,对原药理基地和新申报机构资格的医疗单位进行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工作,并在随后几年内不断进行药物临床试验的规范管理,对不符合复核检查标准的机构发文责令整改等。
“我们现在的问题不是临床机构数量不够,而是质量参差。”业内人士表示,国内一些领军临床试验机构开展的药物临床试验质量能够保证严格而规范,很多还可与国际多中心临床同步,有的获得了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临床评价研究技术平台课题的资助。这些机构的药物临床研究水平很高,往往拥有强势话语权,挑选试验项目也更严格。但也有一些机构管理人员资质较差,试验用药和档案管理混乱,对药物临床试验没有进行质量管理或流于形式。“需要的是规范化和提升整体水平,激发临床机构主动提升质量的积极性,而不是简单放开。”上述人士认为,我国目前还不具备临床试验基地全面备案的基础条件。
张声鹏也认为:“在现有GCP机构认证管理体系下,正常认证、正常监管是比全面放开更现实的选项。”《医药经济报》记者发现,目前申办方空前关注试验项目机构的质量管理。
“目前,申办方和临床机构还有观望情绪,预计BE高潮应该在明年7、8月爆发。”专家预测,不放弃手中的批文,就要尽早开始一致性评价工作,按照目前的趋势,后续BE试验或会涨价。
国泰君安等证券分析认为,SMO、CRO等围绕药物临床试验的研发服务提供者将迎来春天,面对至少80亿元人民币的市场,大环境的变化,也将对包括申办者、临床试验机构、研发机构等整个临床研究行业生态圈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关新闻
×
搜索验证
点击切换